肥胖會造成血中胰島素過度分泌,越為嚴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時胰島素濃度越高,而進食後胰島素的分泌無法相對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現象。並且實驗發現,較胖者其細胞中胰島素受體較少,或是在接受胰島素時容易出現問題,所以肥胖者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若是體重減輕,則會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況。 胰島素過度分泌及胰島素作用減低是促成高血壓的原因,並且高濃度的胰島素會藉著加強鈉離子的回收及交感神經頻度來促進高血壓的形成。若是體重減輕,由於全身血流量、心搏出量及交感神經作用減少,所以血壓通常也會下降。 肥胖者大多合併有血脂肪濃度過高的情形,因此容易發生血管栓塞,加速了血管的粥狀變化,容易造成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等疾病。研究中亦顯示,若能維持理想體重,則可減少心血管疾病、鬱血性心臟衰竭及腦栓塞的發生率。 肥胖男性較易發生大腸、直腸及前列腺腫瘤,肥胖女性得到子宮內膜、膽囊、子宮頸、卵巢及乳房部位的腫瘤之機率較高。 胰島素抗拒會使肝臟、肌肉周邊血管接受葡萄糖的效率減低、肝葡萄糖產生量提高,且脂肪細胞開始增加三酸甘油脂的儲存,並且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進而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及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等...疾病。 肥胖會導致胰島素與升糖激素的變化、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副甲狀腺激素過高及泌乳激素反應改變。 肥胖會造成尿酸增高、堆積,使痛風發作次數增加。 因為肥胖者骨頭關節所需承擔的重量較大,所以較易使關節老化、損傷而得到骨性關節炎。 血脂過高會影響身體攜帶膽固醇至肝臟的速率,是增加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 肥胖者體內脂肪過剩,造成膽固醇合成增加,使膽汁中膽固醇呈過飽和狀態,有利於膽固醇性結石的形成。 肥胖造成胸壁與腹腔脂肪增厚,使肺容量下降、肺活量減少,而影響肺部正常換氣的功能。且因為換氣不足,可能引起紅血球增多症,造成血管栓塞。嚴重者可能發生肺性高血壓、心臟擴大及梗塞性心臟衰竭。因為脂肪的堆積,亦可能影響氣管內纖毛的活動,使其無法發揮正常功能。 肥胖者常患對磨疹,好發於頸部、腋窩、陰部及股間等皮膚皺摺處,造成紅色發癢的濕疹。且常在腰部、大腿等處出現妊娠紋樣的線紋,稱為肥胖紋,是由於真皮組織迅速生長時斷裂所產生。另外,由於心臟肥大,靜脈血液回流減緩阻滯,亦容易導致靜脈曲張。 肥胖亦可能增加高脂血症、妊娠併發症、中風、肝病等疾病的危險性。 肥胖容易引起自卑感、缺乏自信及內向等…心理上的障礙,造成人際關係不良。
肥胖者的死亡率
一、超過正常體重百分之十的人,死亡率比體重正常的人高百分之十五。
二、超過百分之二十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百分之二十五。
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百分之五十。
四、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肥胖者,因糖尿病而死亡的比例比一般標準體重者高出兩倍;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廿的肥胖者為四倍;百分之廿的肥胖者為十倍以上。
以上資料取自15歲至80歲,25歲進入高峰。
-------------------------
馬的~~~千萬別叫我吃宵夜了~~看了都怕~~~!!
看來減肥不再是愛美,而是愛惜生命,一胖啥毛病都出來了
死亡率比吸煙的人還高...........無言